使用环境 |
在自动驾驶场景中,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,使用激光雷达(LiDAR)进行3D点云数据采集,环境光照强度为500 - 2000 lux,采集范围为车辆周围100 m内。 |
使用对象 |
自动驾驶场景中的汽车、行人、非机动车等三维目标。 |
使用目的 |
通过检测自动驾驶场景中的三维目标,提高对小目标和被遮挡目标的检测精度,减少漏检和错检,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。 |
输入数据 |
3D点云数据,范围为X轴[0, 70.4m],Y轴[-40.0m, 40.0m],Z轴[-3.0m, 1.0m],体素大小为(0.05m, 0.05m, 0.1 |
输出数据 |
目标类型(汽车、行人、非机动车)、目标位置坐标(x, y, z)、目标尺寸(长、宽、高)、置信度。 |
硬件配置 |
CPU:Intel Core i9-9900K,GPU:NVIDIA GeForce GTX 2080Ti,内存:32GB,显存:11GB,激光雷达:Velodyne VLP-16,数据采集卡:PCIe接口。 |
样本获取 |
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,包含7481个不同场景的3D点云数据,其中80%用于训练集,20%用于测试集。 |
测试结果 |
在KITTI数据集上,汽车、行人、非机动车的检测精度分别提升了0.5097、0.8791、0.6233百分点,平均检测精度提升约0.67百分点。 |
执行速度 |
检测速度为100ms/次。 |
资源消耗 |
在上述硬件配置下,CPU平均占用率约70%,GPU平均占用率约80%,内存使用量约20GB。 |
源码类型 |
本算法有Python版本源码,使用售卖方式进行授权。 |
文件大小 |
算法程序文件约100K,权重文件约280M |
相关备注 |
本算法针对小目标和被遮挡目标的检测精度进行了优化,适用于自动驾驶场景中的三维目标检测任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