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环境 |
在铸件生产制造环节中,铸件表面易出现裂纹、气孔、划痕等缺陷,这些缺陷受铸件材料特性、生产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。检测环境需要适应工业生产中的复杂条件,如不同的光照强度、噪声干扰 |
使用对象 |
铸件表面的缺陷,包括夹杂类缺陷(砂眼)、收缩类缺陷(缩孔)、多肉类缺陷(飞边)、残缺类缺陷(机械造成的损伤)、裂纹类缺陷(裂痕)、孔洞类缺陷(气孔)、表面类缺陷 |
使用目的 |
准确检测铸件表面的各类缺陷,提高产品质量,缩短产品使用寿命,保障铸件生产线的安全运作,优化生产流程。 |
输入数据 |
铸件表面的图像帧,图像分辨率为640×640像素,以jpg格式存储。 |
输出数据 |
缺陷类型(砂眼、缩孔等)、缺陷位置坐标(以图像像素坐标表示)、置信度。 |
硬件配置 |
CPU:Intel Core i5 12490F
GPU:GeForce RTX 3070 8G
内存:16GB |
样本获取 |
通过对铸件表面缺陷数据集进行预处理,包括翻转、旋转、调色等操作,扩充样本图像数量。使用9-Mosaic数据增强方法,进一步丰富样本多样性。最终得到1863张训练集图像。 |
测试结果 |
改进后的CCD-YOLOv5模型在铸件表面缺陷检测任务中,准确率由78.2%提升至82.9%,召回率由74.3%提升至76.7%,mAP@0.5值由76.4%提升至81.0%。 |
执行速度 |
检测速度约为9.6ms/次 |
资源消耗 |
CPU:在多核CPU上,计算占比分别平均约50%、60%、70%、40% GPU:显存占用约6GB,显卡计算占比约80% 内存:使用占比约60% |
源码类型 |
本算法有Python版本源码,可提供授权使用。 |
文件大小 |
算法程序文件23K,权重文件150M。 |
相关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