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环境 |
在光伏电站或相关检测实验室中,对光伏电池进行检测。环境光照条件稳定,无强烈反光或阴影干扰,相机与光伏电池保持适当距离和角度进行拍摄。 |
使用对象 |
光伏电池,特别是其电致发光(EL)图像中的缺陷,如线状隐裂、星状隐裂、断栅、粗线 |
使用目的 |
准确检测光伏电池中的各类缺陷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,提高光伏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,保障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。 |
输入数据 |
光伏电池的电致发光(EL)图像帧,图像分辨率为640×640像素,以jpg格式存储。 |
输出数据 |
缺陷类型(线状隐裂、星状隐裂等)、缺陷位置坐标(以图像像素坐标表示)、缺陷数量。 |
硬件配置 |
CPU:Intel Core i7-9700K,8核心,主频3.6GHz
- GPU: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,具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和显存容量,适合深度学习算法的加速运行
- 内存:16GB DDR4,频率3200MHz,为算法运行提供足够的内存空间
- 摄像头:工业级高分辨率相机,用于拍摄光伏电池的EL图像,分辨率不低于2048×2048像素
- 硬盘:1TB SSD,用于存储大量的图像数据和模型文件,读写速度快
- 网卡:千兆以太网卡,用于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 |
样本获取 |
在实际光伏电站和实验室环境中,从不同角度和光照条件下拍摄光伏电池的EL图像,共获取10000帧样本图像,其中2000帧用于训练集,8000帧用于测试集。 |
测试结果 |
对测试集8000个样本进行检测,平均精度达到89.90%,模型参数量为13.13×10⁶,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进行泛化性实验,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泛化性能。 |
执行速度 |
检测速度约为30ms/次 |
资源消耗 |
PU:在4核CPU上,计算占比分别平均约50%、60%、70%、40% - GPU:显存占用约6GB,显卡计算占比约80% - 内存:使用占比约60% |
源码类型 |
本算法有Python版本源码,可提供授权使用。 |
文件大小 |
算法程序文件50K,权重文件150M。 |
相关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