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环境 |
在医学成像环境中,使用X射线、CT或MRI等设备获取图像。图像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噪声干扰,且骨折目标通常较小,仅占图像像素的2.3%左右,需要在低对比度和复杂背景的条件下进行检测。 |
使用对象 |
医学图像中的骨折区域,包括不同类型的骨折(如骨异常、骨损伤等),尤其是小目标骨折区域。 |
使用目的 |
通过自动检测医学图像中的骨折区域,辅助医生进行诊断,减少漏诊率,提高诊断效率,为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持。 |
输入数据 |
医学图像,包括X射线、CT或MRI图像,图像分辨率为2032×2032像素。 |
输出数据 |
骨折检测结果,包括骨折区域的边界框坐标、类别标签(如骨折、金属等)以及置信度。 |
硬件配置 |
CPU:无特定型号要求,但建议使用性能较高的多核处理器以满足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。
GPU:NVIDIA GeForce RTX 3090,具备32GB显存,用于加速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。
内存:8GB及以上,以确保模型训练过程中有足够的内存资源。
摄像头:无特定要求,主要使用医学成像设备获取图像。
传感器:无特定要求。
接口:无特定要求。
硬盘:1TB SSD,用于存储模型数据和图像数据。
显卡:NVIDIA GeForce RTX 3090。 |
样本获取 |
使用GRAZPEDWRI-DX数据集,包含20,327幅图像,其中15,245幅用于训练集,4065幅用于验证集,1017幅用于测试集。在训练前对训练集进行了数据增强处理,包括随机旋转和对比度调整。 |
测试结果 |
在测试集上,ASC-YOLO模型实现了61.1%的mAP@50,比基线YOLO模型提高了7.4%。断裂类别的mAP@50达到95%,金属类别的mAP@50达到97%。 |
执行速度 |
在NVIDIA GeForce RTX 3090上,模型推理速度约为16ms/次。 |
资源消耗 |
在NVIDIA GeForce RTX 3090上运行时,对4核CPU的计算占比平均约60%,对8GB内存的使用占比约50%。 |
源码类型 |
本算法提供Python版本源码,基于PyTorch框架开发。 |
文件大小 |
算法程序文件约30K,权重文件约220M。 |
相关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