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卖家: zhuge帮忙 创建于:2025-08-23
隧道衬砌裂缝识别算法(SK注意力机制与级联神经网络)
隧道衬砌裂缝识别算法(SK注意力机制与级联神经网络)
399.00
累计销量 0
累计评价 0
评分 ★★★★★
售卖方式详解

请登录后购买。

使用环境 在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场景中,使用普通摄像头在距离隧道衬砌表面一定距离(2.4m)处拍摄图像,拍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。摄像头以一定分辨率(5120×5120)进行拍摄,图像覆盖区域为一定范围(2.88×2.88m²)。该算法适用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,可处理因光照不均匀等因素导致的图像亮度变化。
使用对象 地铁隧道衬砌表面的裂缝
使用目的 自动检测隧道衬砌裂缝,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,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,为隧道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,保障地铁等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。
输入数据 隧道衬砌裂缝的可见光波段图像帧
输出数据 裂缝的分类结果(裂缝或无裂缝)、裂缝区域的分割图像、裂缝的位置坐标、裂缝的长度、宽度等尺寸信息
硬件配置 CPU:Intel Core i7-6500,3.2GHz;GPU:无特定要求,可选配具有较好计算性能的GPU以加速算法运行;内存:8GB及以上,根据实际需求可适当增加;拍摄装置:普通摄像头,分辨率5120×5120;
样本获取 在实际地铁隧道现场,以不同角度、距离、光照条件拍摄隧道衬砌图像,获取12000张样本图像,其中10000张用于训练集,2000张用于测试集。
测试结果 对测试集中的2000个样本进行测试,区域分类网络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.51%。在裂缝分割方面,算法的分割准确率达到94.55%,单张图像处理时间为60.76ms,相比FCN和U-net等经典方法,具有更高的分割精度和更快的处理速度。
执行速度 单张图像处理时间60.76ms
资源消耗 针对上述硬件配置,运行算法时,CPU平均占用率约为50%-60%,内存使用占比约40%-50%。
源码类型 Python版本源码
文件大小 算法程序文件32KB,权重文件56MB。
相关备注 本算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,结合SK注意力机制和级联神经网络,针对隧道衬砌裂缝检测进行了优化,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效率,可为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的维护提供有力支持。
隧道衬砌裂缝识别算法(SK注意力机制与级联神经网络) 隧道衬砌裂缝识别算法(SK注意力机制与级联神经网络) 隧道衬砌裂缝识别算法(SK注意力机制与级联神经网络)
买家 规格或版本 评分 评价 时间